新时期地方史志工作如何才能有为有位,招远市的作法是:

发布时间:2017-07-17 19:31 访问次数:
A+A- |

健机构 强内功 创佳绩 优服务

    近年来,招远市史志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上级的正确领导支持下,以全国、全省地方志工作条例为统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烟台市史志事业规划纲要精神,不断加强史志机构和队伍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史志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烟台市范围内率先完成了第二轮修志任务,率先实现了年鉴编纂一年一鉴,率先建成了全省一流市情网站,率先编纂出版村级志书。招远市史志办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史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多年业务综合考评位居烟台市各县(市、区)之首,赢得了招远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12年以来省、市两级史志办主要负责人先后3次到招远调研,对招远市史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关键就在于招远市史志办能够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善抓牛鼻子。
  一、健机构,奠定史志工作长足发展的根基
  招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成立于1983年,1992年撤县设市后改称招远市史志办公室,2001年改称招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属市政府直属独立的常设事业单位。招远市史志办自成立以来,经过几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没有把其合并和撤销,始终作为常设独立机构予以保留,是目前烟台市唯一人数较多、机构稳定的史志工作机构。这充分表明,招远市委、市政府对史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不仅如此,在人员编制、办公经费、公务用车等都做到了“一纳入八到位”。还成立了史志编纂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市长任主任,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为工作的协调和高质量地编纂好每部志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截至目前,招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共有办公用房15间,在编人员11人,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办公室设4个科室,即行政科、编辑一科、编辑二科和方志馆,配备股级干部6人。健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是招远市史志工作能够保持长足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强内功,锻造一支干事创业的史志队伍
  有健全的机构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支干事创业、敢打必胜、争创一流的史志队伍。工作中,招远市史志办始终把加强内部管理,增强素质作为强内功锻造过硬队伍的着力点来抓,具体做到:合理设置,规范有序;抓好两翼,凝心聚力;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合理设置,规范有序 就是合理设置内部科室,做到任务清,责任明。2010年以前,市史志办只设置了两个科室,一个行政科,一个编辑科,由于业务较多,职责划分不清,具体工作中经常出现扯皮现象。为调动每一个同志的工作积极性,盘活史志工作整盘棋,2010年以来,结合业务上级的要求,将史志办科室进行优化组合,把原来的两个科室划分为三个科室,即行政科、编辑一科和编辑二科,将业务科学划分,其中编辑一科侧重史志编纂业务,编辑二科侧重年鉴编纂业务,行政科负责政工、后勤保障等业务,这样以来不仅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和任务,而且还与业务上级基本实现对口。在此基础上,争取人事部门重新任命科室负责人,使整个办公室内部业务实现了各负其责,各施其职的良好局面。
  抓好两翼,凝心聚力 就是抓好党员队伍和中层干部队伍这个两翼建设,让大家团结在班子的周围,和谐共事,凝聚力量。实践证明,光有一个好班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好的队伍相合拍,才能起到和衷共济之作用。一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让先锋模范作用铸就凝注之力。2009年以前,市史志办只有3名在职党员,多年来没有发展1名党员,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受到极大影响。2010年,首先把积极要求进步的2名老同志纳入了党组织,这不仅解决了他们多年的夙愿,而且对于整个团队都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11年又对2名中青年干部进行纳新培养,使其顺利地实现了从预备期到正式党员的过渡。2012年初又将1名小青年纳入积极分子培养,使其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实现了史志办党员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结合“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和“两学一做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党规,结合实质扎实开展理想、信念、道德、美德、作风等教育,让每名党员自我剖析在思想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详细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学习教育,每名党员的思想作风都有很大提高,全办出现了风气正、纪律明、肯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主导史志工作的凝注之力。二是抓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让骨干力量发挥凝注之力。主要是争取人事部门和编办批准,增加内设科室和股级干部职数。2010年,史志办由过去两个科室优化组成三个科室,2011年又在史志办内部增加了方志馆这一职能科室,使全办科室达到4个。与此同时,将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争取人事部门批准委任为中层干部,使全办的股级干部从2009年前的2名增加到6名,并实现了老、中、青三结合,整个班子的团队凝注力量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就是抓好全办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驾驭业务的整体能力。主要采取三条措施,首先开展读书活动增素质。结合省史志办在全省开展的“读志用志”活动,广泛开展读好书学好志业务学习,要求每一个同志每年必须选学一部好志书,并写好读书笔记,在全办进行交流,方志馆全天候对每个同志开放,随用随取,并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参与各类志鉴的编写,进行有效练兵。其次抓好培训学习增素质。在史志办内部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每周一次,从不间断。在外部只要业务上级有举办业务培训班的机会,就千方百计地多争取入学指标,参与培训学习。每年都派出业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班,使办公室的每一个同志都得到轮训。同时给年轻同志增加业务含量,让他们大胆挑头,担任有关志书的主编或副主编,既学理论,又参与实践。近年来,让4名年青同志分别担任年鉴和村志的副主编,使他们学以致用,收到较好效果。再是聘评专业技术职务增素质。自2010年以来,为激励每个同志的干事创业积极性,让每个同志既有事业心,又有好回报,制定了史志办专业技术职务聘评及考核办法,鼓励每个同志在业务工作中创佳绩晋职称。每年推荐1到2名同志出去学习和重点培养,参加全省高、中、初等级的职称考评。到目前,该办11人中共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其他为初级职称,实现了专业技术职务的全覆盖,整体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创佳绩,不断开创史志工作新局面
  机构、人员编制是硬件,必须要有。但更重要的是要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证明史志工作存在的价值。几年来,招远市史志工作,不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
  1、率先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
  作为烟台市第二轮修志的试点单位,招远市于2004年开始编撰《招远市志》,经过3年多的辛勤耕耘,2007年召开《招远市志》志稿评审会议,省和烟台市史志系统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根据各方意见建议对志稿进行系统修改的基础上,于2008年5月通过上级业务部门和出版社验收,2008年12月《招远市志》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成为烟台市范围内出版的第一部县(市)级志书。该志共178万字,荣获当年山东省“八个一”精品工程优秀县(市)志书入围奖。与此同时,二轮修志中,还编纂出版了志类丛书《招远市龙口粉丝志》。招远是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产地,2002年9月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粉丝之都”。但长期以来产地之争和生产上的无序竞争,一直困扰着招远的粉丝生产。2004年,市史志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时编纂出版了《招远市龙口粉丝志》,该志于2009年8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对弘扬招远特色产业文化,发展特色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还指导乡镇、市直部门完成了30多部部门志和乡镇志出版发行,成为当时全省完成基层志书编纂出版最多的县(市)。
  2、率先实现年鉴编纂一年一鉴
  《招远年鉴》于1995年创刊,是烟台市范围内第一部县(市)级年鉴,后因编纂其他大型志书而中断。第二轮修志《招远市志》完成后,招远市重新启动年鉴编纂工作,并确定自2009年起,每两年编纂一卷,截止目前,已成功出版了2009、2011、2013、2015和2016卷,其中2009、2011和2013卷均被评为全省优秀综合年鉴,2011卷还同时被评为全省综合年鉴一等奖和框架设计奖两个奖项,(2015卷因省规划纲要出台,凡不是一年一鉴的,不能进入全省优秀评比大盘子,因此编纂的2015卷没有参评)。2016年,根据《山东省地方史志事业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烟台市地方史志事业规划纲要(2016-2020年)》精神,确定自2016年起实现年鉴编纂一年一鉴,提前5年实现全国史志规划规划纲要目标。《招远年鉴》2016卷于当年9月成功出版发行,该卷由于内容精粹、设计新颖、印刷精美等被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评为2016年度全省优秀综合年鉴最高奖项特等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优秀史志成果奖,是全省70多部年鉴中殊荣最高,也是烟台市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县(市)。
  3、信息化建设获全省优秀史志成果奖
  按照业务上级统一部署,招远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03年,先后购置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设施,建立健全地情网站信息员工作机制。2011年,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史志工作,又拨给专项资金,购置了彩色打印机、手提电脑、照相机和投影机等专用硬件设备。到目前,整个史志办工作人员人手一台电脑,每个科室配备一台打印机,全部实现了无纸化和网上办公,为实现史志工作信息化向更高目标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14年,又把招远市情网站升级改版列为全市史志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经过近7个月的努力,“招远市情网”于当年11月并入“山东省情网”面向社会开通。该网站分为四大板块,设计主栏目20多个,次栏目100多个,目前已整理文字资料1500多万字,图片800余幅,影像13部。设有招远概况、史志动态、政务信息、招远名片、修志成果、志书编纂、影像招远、风景名胜、招远人物等。网站以历史资料为统领,整合地方志资源,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展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网站开通以来,许多县市区史志办通过各种方式前来学习招远经验。2015年4月,“招远市情网”被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授予2014年度“全省优秀地情网站”荣誉称号,2017年4月,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优秀史志成果奖,是全省3个县(市)也是烟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4、开创了村级志书编纂先河
  2010年7月,针对全市基层志书存在着杂乱无序、违法违规等编纂现象,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精神,把全市地方史志编纂纳入依法开展、统一管理、规范有序、提质增效的轨道上来,市史志办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全市史志编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招远市委办公室文件形式下发至全市各级各部门。文件出台后,关键在于抓落实。对此,该市史志办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基层宣传《意见》精神,热心指导基层做好志书的依法有序编修。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常抓不懈,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能按照《意见》的要求,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志书编纂工作。2011年以来,为推动全市村志编纂工作,先后筛选了东良村、马连沟村、九曲蒋家等全国、全省经济文明村作为村级志书编写的示范村,派出编辑实行定点编纂,经过两年多来的辛勤耕耘,第二轮修志以来第一部较为规范完整系统的村级志书《东良村志》于2011年年底成功出版发行。继《东良村志》之后,第二部村级志书《马连沟村志》又于2013年6月成功出版发行。与此同时,中国黄金第一村《九曲蒋家村志》,在认真吸取前两部村志编纂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编纂思路,于2013年7月成功出版发行。2016年,按照国家、省、市业务上级关于编纂好名镇、名村志的要求,又组织编纂了《东关村志》,目前初稿已成雏形,2017年底出版发行。村志相继出版发行,不仅结束了招远市长达几十年没有一部完整村级志书的历史,而且对于依法理顺、规范、有序、高质量的编纂基层志书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四、优服务,积极发挥史志资政服务作用
  “史志办有权吗?有钱吗?有地位吗?可他们能够做出如此的巨大成绩,很值得我们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这是今年年初在招远市召开的政府务虚会上,该市市长孙付春听完史志办工作情况汇报后说得这番话的。的确,为使史志工作有为有位,招远市史志办在做好史志年鉴编纂的同时,还以积极的态度,千方百计地发挥历史资料服务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几年来,先后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地情研究资料50多万字,在各级刊物发表介绍招远的文章20余篇。2008年,协助市委、市政府拍摄了一部介绍招远粉丝生产历史与现状的电视纪录片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收到较好反响。2009年上半年参与招远市黄金实景博览苑筹建,派出业务骨干,从历史的角度,帮助精心设计和布展,目前招远黄金实景博览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4A级黄金旅游苑区。拍摄黄金题材的影视剧《战火大金脉》大部分情节的历史资料都是由史志办提供和策划的,得到市领导和影视公司认可,该影视剧已在中央台和地方台多次播出,收到较高评价。2009年下半年又参与地理商标办理工作,促使官地洼西瓜和西罗家铁把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被烟台市评为十大名果。截止目前,已协助工商部门为招远成功注册“农字号”地理商标10多个,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赞扬。2017年,为打造国家级文化社区—“东良社区”,市委组织部点名让史志办全程参与,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反映该社区的历史文化风情,目前已提供各种素材20多万字。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市史志办主动发挥历史资料功能,围绕黄金文化、旅游文化、城建文化研究等,向政府提交多份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同。史志工作看起来不起眼,可只要你精心研究,开发好,利用好,那它的服务潜能是巨大的。近年来,招远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每做出一项重大战略和决策,都主动征求史志办意见,就连确立市树、市花,路、巷起名等这些看起来的小事,都主动找上门来寻求服务。“经济越发展,史志工作越重要。史志工作确实了不起,大家都来关心支持史志工作,史志办还要继续努力!”这是该市市长孙付春对史志工作的一句殷切关怀和认可鼓励的批示。

 
                  2017年6月9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