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所小考

发布时间:2010-11-15 19:31 访问次数:
A+A- |
   烟台人都知道市区中心的奇山所,至今中老年人还动辄“所城里”云云。史籍记载,明朝初年,为防倭寇袭扰,在沿海一带设立卫、所等军事组织。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在芝罘的一个渔寮小村设立了奇山守御千户所,这就是奇山所的来由了。
    当年的奇山所四周筑有坚固的城墙,高2丈2尺,厚2丈。城有4门,东称保德门,西为宣化门,南叫福禄门,北有朝宗门。四门之上均筑有二层楼阁,一层为指挥所,二层为了望台。此外,四门之上还筑有庙宇,东门为二郎神庙,西门为三官庙,南门为财神庙,北门为药王庙。所厅建于北门里,所城西北设有干户衙门。城内有十字大街与四门相通。
    奇山所的居民以张、刘姓千户后裔居多。随着芝罘的开化和发展,所城逐步向周围渔村扩展,繁衍近300年,至明末清初,已发展有以张、曲、翟姓居多的上夼村;张姓居多的世和村;张、刘姓居多的西南关村;曲、张、傅姓居多的所东庄村及张、刘、袁、王姓居多的大、中、小海阳村等10余个村落。这些村落当时都归“十三村”自治会统领,会址在玉皇庙内。自治会日常事务由各村轮流负责处理。除此之外,距“十三村”较近的村还有以姜姓居多的通伸村;杂姓混聚的芝罘屯;陈、夏、张姓居多的芝罘大疃及东、西口等。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俗称为“当地人”,又称“老烟台”。
    奇山所的居民,原来大都以渔、农、小手工业、房屋出租业为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城内大街逐渐形成了商业街,各种摊点布满街面,不少人以买卖为生,少数人成为工商业主。所城西关以西至西南河以东南大道处,有柴草、骡马、鞔具、砖瓦、石灰、粮食、中药等店铺和饭馆、理发馆、黄酒馆等。东关中街至东河有扎纸、喜丧具、租赁铺、水炉、火烧铺等;北门外大街有柞炭、木柴、油坊、木瓦作坊、竹帘、鸟笼铺、弹花铺、冰窖等行业;西南河两岸多为铁匠炉和筐篓铺、轻铁铺等。奇山所的发展,为烟台以后的开埠奠定了基础。
    清朝裁所后,奇山所千户被贬为庶人,奇山所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居民区。此后200余年小城无人修缮,城墙倾圮,房屋坍塌。1860年秋捻军进入通伸埔,官衙惶恐下令将城墙分段包给居民用竹竿夹墙,高达数丈,以作防御之用。捻军退后又拔掉竹杆在厚墙址筑起平房来代替城墙。1918年2月,民国当局又作了一次修缮。城墙高6.66米,长约1000米。直到1950年为扩建市区,城墙才全部拆除。
    奇山所城历尽沧桑,城墙、门楼、庙宇虽已失存,但许多金垄青瓦、龙凤屋脊、红柱雕檐的三进五进的古式建筑还是保留下来了。那些方方正正的四合院落,为烟台当地居民旧时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当时的建筑风貌。1979年,经山东省政府决定,奇山所列为烟台市区重点文物保护区。
    (本文摘自《黄海明珠芝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