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创始人、爱国华侨、民族实业家张弼士

发布时间:2016-04-07 19:31 访问次数:
A+A- |

  张弼士(1840~1916)名振勋,原名肇燮,字弼士,广东省大埔县人。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创始人,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华侨、民族实业家。其父张兰轩,清道光秀才,以教书为业兼行医,生有4子,张弼士排行第二。幼时因家贫,随父读书三年即辍学。18 56年只身飘洋过海,到荷兰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在一家纸行当学徒,后独立经营酒类商行,并获准承包酒税、典当税和一些地区的鸦片烟税,财富日增。同治五年(1866),先后在荷属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怡里和英属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文东埠等地创办裕和、裕兴、亚齐、笠旺垦殖公司,万裕兴、广福轮船公司,东兴矿务公司,日里银行,还在新加坡、巴达维亚、香港等地开设药行等业。其全盛时期,全部资产折银达七八千万两,为海外侨商的首富。
    清末,朝廷曾有兴办实业之议,训令各省大臣延揽南洋富商,回国投资,赐以高官勋爵。张弼士多财善贾,声誉海外,清廷借重。光绪十九年(1893),中国驻英公使龚照瑗路过槟城,张前往谒见。龚问张致富有何妙术?张当即回答说:“地尽利,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微贵败贱,操奇致赢;人行勤敛,择人任时”。龚听后大加赞赏,紧握其手说:“君非商界中人,乃是奇才,现中国贫弱,何不归投祖国”。后龚照瑷致函李鸿章,推荐张弼士为槟榔屿首任领事,获准。1894年升任新加坡总领事。任内兴利除弊,在侨胞中灌输爱国观念,为侨众敬仰。光绪二十五年(1898),李鸿章电召张弼士回国,先后委以粤汉铁路帮办、总办。三十年(1904),清廷慈禧、光绪先后召见张弼士,赏赐侍郎衔,并以三品京堂候补。次年10月,他第三次被召见时,便上书建议招商承办农工路矿,增设各省官商合办铁路和商办铁路支线,提倡抵制洋货,均为清廷采纳,赏赐头品顶戴,补授太仆寺正卿,并被任命为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兼槟榔屿管学大臣,及兼办闽广农工事宜。
    张弼士由商而官,声名显赫。英、荷殖民当局以其辟地增税有功、经营有方,礼遇甚隆,拟对其封官赏爵。他一一婉言谢绝说:“吾华人当为祖国效力”。为了振兴祖国实业,在清廷任职后便把大量资金转移国内。1892年,张弼士赴香港时,清廷东海关监督盛宣怀邀其到烟台商办路矿,张立即前往。时法国驻印尼吧城领事曾对他说:“中国烟台葡萄可酿上等名酒”。张弼士虽缺乏酿酒经验,但成竹在胸。当他到烟台实地考察后,确认烟台南依青山,北临碧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气候得天独厚,适宜栽种酿酒的良种葡萄。遂投资300万元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从国外引进雷司令、贵人香、琼瑶浆、李将军、玛瑙红等上百个优良葡萄品种,建成两座面积700余亩的葡萄园,并从国外购进设备,聘请中外酿酒名师,让其族侄张应东任总办。次年9月获清政府批准,在直隶、奉天、山东等省获专利15年,免税3年的优惠。后经近10年的经营,张裕公司的名酒风行全国,远销海外,与茅台并列为中国八大名酒,饮誉全球。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来烟台,参观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亲笔题赠“品重醴泉”四字,予以赞扬。1915年,张弼士率中国实业考察团携酒赴美,公司所产的可雅(即白兰地)、红葡萄酒、雷司令、琼瑶浆(后改名味美思),在巴拿马万国商品比赛会上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为中国葡萄酒首次在国际上争得了荣誉。因可雅得金质奖章,遂改名为金奖白兰地,至今蜚声中外,久誉不衰。
    张弼士还热心捐助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1905年,当他任职清廷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时,曾在槟榔屿捐资8万元创办当地最早的一所华文学校“中华学校”。是时,兴洲未有中文学校,华侨子弟入学难,张弼士力主改良华侨教育,又于新加坡创办(华文)“应新学校”。张还为香港大学堂捐资10万元,港英当局赠其法学博士衔。辛亥革命后,张弼士倾向革命,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捐助福建民军7万元。他对社会公益无不仁风义举、乐善好施。曾在汕头购置房屋数十间,创设“育善堂”,专为当地居民及嘉应五属办理社会福利及外出学生补助。晚年还遗言捐助广州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建校舍楼。1916年9月12日,张弼士病逝于印度尼西亚吧城寓邸,终年76岁。翌年5月,民国政府总统黎元洪特派朱庆润省长专程前往大埔为张弼士致祭,彰其毕生爱国功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