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一节 各县青年踊跃参军

发布时间:2013-08-01 19:31 访问次数:
A+A- |

  第十章动员参军支前,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胶东解放区是革命老区,烟台市是胶东解放区的腹地,也是反击国民党发动的对胶东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中心战场。烟台市各级党的组织基础比较好,群众觉悟高,经过8年抗战的考验,地方武装、民兵组织都不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烟台市作为华东战场的后方,自然而然地担负起支前的重任。尤其是经过土改、复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翻了身的人们深刻认识到,是共产党领导他们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当家做了主人。要保住幸福生活,就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军支前,反蒋保田保家乡。烟台市各县人民,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员优秀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派出优秀民工随军支前,抽调优秀干部北上东北、下江南,开辟、建设新解放区。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烟台市是山东省参军人数最多、派出支前民工人数最多、南下干部人数最多的地区,也是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最多的地区。

  第一节各县青年踊跃参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全国全面内战。并派重兵进犯胶东,进占了烟台市各县县城及交通重镇。在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战场的推移,兵源的更新和补充就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兵源的支援就是对解放战争的最大支援。为了源源不断地向胶东主力部队输送有生力量,烟台市各县县委和县政府,遵照胶东区党委的指示和上级确定的“土改复查、参军支前、发展生产密切结合”的工作方针,在一面同国民党军队作战,一面抓紧进行土改、复查、组织发展生产的同时,从1945年10月至1949年春季,先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参军运动。

  在大参军运动中,烟台市人民以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己任,顾全大局,舍小家保国家,表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不论在哪个县里,都可以看到父送子、妻送郎、父子同参军、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不少的县出现了“参军状元村”、“参军模范村”、“一门两英雄”、“一门三英雄”的参军模范,有的村庄、区、乡参军的青年,甚至按整连、整营的建制直接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序列。

  第一次大参军是1945年10月至12月。1945年10月,胶东部队渡海去了东北。11月,国民党第八军趁胶东主力部队奔赴东北,胶东解放区兵力不足之际,先占领青岛、崂山,后沿胶济铁路两侧向西推进。在胶东解放区面临战争威胁的情况下,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烟台市各县发动了补充部队兵源的大参军运动。在这次大参军中,牟平县有1600名青年参军,招远和招北两县有1400名青年参军,福山县有542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1156名青年参军。

  第二次大参军是1946年7月至9月。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进攻胶东解放区。为了保卫胶东解放区,烟台市各县响应上级“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号召,发动青年踊跃参军。黄县有1774名青年参军,牟平县有1233名青年参军,海阳县有405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2146名青年参军。掖县和掖南县在“参军保家乡”热潮中,两县共有6100余名青年参军。福山县有1500名青年参军。

  第三次大参军是1946年11月至1947年3月。这次参军是在国民党军队沿烟潍路由西向东推进,进占掖县,进而图谋占领烟台市各县,同时中央军委于1947年1月决定将胶东军区主力部队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的形势下发动的。为了保卫烟台市,支援重新组建的胶东军区部队,胶东区党委提出了“反蒋保田保家乡”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各县掀起了参军高潮。此次参军,规模之大、发动之深入、参军人数之多是空前的。

  1946年11月17日,牟平县同时在三个地方,召开了万人大会。青年们喊出了保家乡、保饭碗、保土地的口号,出现了群众性的参军热潮。至12月上半月,全县有2022名青年参军,新发展民兵1464名,子弟兵团由3个营、10个连、1289人发展到11个营、33个连、3363人。12月,招远、招北县发动反蒋保田大参军运动,两县共有4400余名青年参军,其中招远县3000余人,招北县1400余人。据统计,1946至1947年2月,招远、招北两县“反蒋保田”大参军的人数,加之平时参军及县独立营升级参军的人数共达12600余人,其中招远县5270余人,招北县7330余人。烟台市在1946年12月,也有700多名青年参军。

  1947年1月12日至14日,莱东县委分别在陶漳区、唐河区、鹤山区召开了5000余人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全县人民掀起“反蒋保田”参军运动。2月15日,莱东县委又颁布了个人参军和动员他人参军的立功条件,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大参军运动。截止2月底,莱东县继1946年11月700余名青年参军之后,又有2872名青年参军。其中赤山区500余名青年整建制的组成“赤山营”参加了主力部队。2月8日至10日,中共五龙县委分别在五龙县河东、河西召开了近万人的“反蒋立功大会”和“公祭死难烈士和同胞大会”。会上,人们纷纷表示,决心为死难者报仇,为人民立功,当即有2447名青年报名参军。福山县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2月底,有2178名青年参军。

  黄县、龙口的大参军运动从1946年12月开始发动,1947年3月达到高潮,共有1000余名青年参军。丰仪区黑山村(全村100多户)一次就有7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被授予“参军模范村”。城北区徐格庄张天性老汉先后送4个儿子参军,被县政府授予“参军模范家庭”。在这次大参军中,黄县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参军状元村”,那就是石良区的东营曹家村。1947年3月12日,黄县县委、县政府在文基区大张家村召开了石良、莱山、文基三区参军动员大会。三个区的青年及其群众近万名参加了大会。大会共进行三天。会议当天,东营曹家村与会干部群众就表示:坚决响应上级号召,在参军参战中争立头等功。会议第二天,东营曹家村干部群众写出决心书,在人与人、组与组、村与村之间展开了热烈的挑战迎战活动。会议第三天,大会进行表态发言。在村长的带动下,该村120名青年当场报名参军。在东营曹家村的带动下,其他各村及与会群众也不甘落后,村干部争先表态,青年民兵纷纷报名参军。动员大会结束后,东营曹家村报名参军的青年民兵,集中食宿,进行入伍前的准备。曹氏长辈为激励即将走上前线的子孙,当晚将参军的晚辈带进曹氏家庙进行祭祖。在曹氏祖谱前,80多岁的老族长曹文行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古有“好男儿志在疆场,马革裹尸”,曹氏家族历来只出好汉,不出孬种,你们报名入伍,保家卫国,为曹氏积德,望你们英勇杀敌,为祖宗争光。曹德成等青壮年民兵共同表示:不负众望,为民立功,为曹氏宗祠争光!为表彰这个仅有210户、不足900人口的小山村、一次就有120名青年参军的先进事迹,黄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该村“参军状元村”光荣称号,并赠送“民族英豪”匾额一副,“光宗耀祖”锦旗一面。

  


  第四次大参军是1947年6月至8月。1947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又于同年8月制定了进攻胶东解放区的“九月计划”,以16个旅的兵力向胶东区发动重点进攻。与此同时,胶东军区奉命将主力部队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支援主力部队外线出击,保卫土改复查的胜利成果,烟台市各县又掀起了新的参军热潮。

  1947年6月,掖县和掖南县响应胶东区党委的号召,再次发动大参军运动,并在干部群众中普遍开展了“爬山头”、“反蒋诉苦”、“反蒋保田”和“人人立功”教育。至6月底,掖县共有1596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参加主力部队998名,留县警卫营598名。掖南县有2500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送胶东军区1100名,送西海军分区580名,留县警卫营和区中队820名。7月,黄县、龙口有近2000名青年参军。7月21日,福山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发动,全县有4000多名青年参加解放军,涌现出东黄山、后富村、松林庄、冯家、黄连墅、上刘家、陡崖等“参军模范村”。在这次大参军运动中,福山县东黄山村有5对亲兄弟双双入伍,况进胜、孙克福两户家庭有“一门三子”参军。县政府授予东黄山村“动参模范”光荣称号。后富村有128名青年参军,其中还出现了13对兄弟双双参军的动人事迹,该村也被县政府授予“动参模范”光荣称号。

  7月下旬,牟平县有6930名青年报名参军,后经县委批准有1838名青年正式入伍。8月,蓬莱县有450名青年参军。招远和招北两县,经过发动,报名参军的青年达3.40万余名,有1.83万名被批准入伍,其中,招远县9000名,招北县9300名。另据海阳县综合统计,全县1947年一年中有1.08万名青年参军。栖霞县有1.15万名青年参军。烟台先后有2007名青年参军。

  第五次大参军是1948年12月至1949年春季。1948年秋季,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9月,济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的序幕。10月,烟台重获解放。至此,烟台市全境除长山岛外已全获解放。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下,烟台市各县在全力支援淮海战役的同时,又发动了最后一次大参军运动。

  1948年10月至12月,莱东、五龙县再次发动大参军运动,莱东县有1778名青年参军,五龙县有1780名青年参军。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掖县有2015名青年参军,掖南县有2910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143名女青年参军。1949年2月,莱阳县有2266名青年报名参军,1900名青年被批准入伍。黄县有1157名青年参军。招远、招北两县共有760名青年参军。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招远、招北两县共有13户家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一门三英雄”、“一门四英雄”、“一门五英雄”的光荣称号。由此可以看出,烟台人民热爱、支持人民解放军的深厚感情。

  


  综述五次大参军运动,烟台市各县共有20万名青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烟台市各县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之所以能够热情澎湃,踊跃参军,其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总路线、总政策。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土地回到了农民家中,数百万贫苦农民翻了身,作了主人。他们决不允许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破坏已得到的幸福生活,决不再遭二茬罪。广大青年在“反蒋保田保家乡”口号的鼓舞下,争先恐后踊跃参军。其次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发动参军运动中,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解除了参军青年的疑虑和后顾之忧。其主要做法是:(一)开展广泛的政治动员工作。各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人对广大群众和青壮年进行深入细致的革命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和前途教育,提高了群众觉悟。在政治动员中,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做到层层发动,逐步扩大。通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阴谋,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只有依靠共产党和解放军,只有壮大人民军队的力量,才能真正得到翻身和解放。许多县委在动员参军中,都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参军。如招远县委要求各区符合参军条件的党员、干部,不仅要积极带头报名,而且要对符合参军条件的亲属,亲自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在反蒋保田参军运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金山分区委书记刘显荣在区委扩大会议上,带头要求参军,带动了全区各级干部报名参军。齐山分区委宣传委员滕芳德、宣传干事刘子合、公安干事王祖琴等区干部,在全区报名参军大会上带头登台报名参军。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区400余名青壮年积极响应,登台报名参军。(二)正确贯彻了党的自觉自愿参军入伍的原则。坚持自愿原则,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启发广大群众和青壮年的阶级觉悟,使其认识到参加人民解放军,保卫解放区,解放全中国,是青年的神圣责任,形成参军光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热烈气氛。反对强迫命令,反对轮流摊派的错误做法。(三)实行了有利于调动群众参军积极性和巩固参军成果的合理政策。一是根据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正确选择兵源对象。坚持既保证兵源上前线,又照顾后方生产的方针。二是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做好拥军优属及生产救灾工作。要把帮助烈军属、伤残军属的代耕、代种、代收和解决生活困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许多地方还以不同的形式组织“互助组”、“合作社”,确保参军家属的土地不荒芜一分,粮食不丢失一粒。从而解除了参军者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让参军者放心的走上前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