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秧歌

发布时间:2010-11-15 19:31 访问次数:
A+A- |
   秧歌起源于劳动,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歌舞形式。其源很久,海阳民谣有:“周朝秧歌唐朝戏”的说法。海阳秧歌与鲁北的“鼓子秧歌”、胶州市的“胶州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而以海阳秧歌规模最大,角色最多。
    据当地收藏的《赵氏家谱》记载“明洪熙元年(1425年),大嵩卫指挥使司乐舞生闻韶,为指挥兼镇抚赵通欢庆“五世同堂”,于悬御赐“七叶衍祥”金匾之日,“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自此,秧歌兴起。
    海阳秧歌因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影响,形成大架、小架两个流派。早年流行的秧歌为“逗秧歌”,亦称“小架秧歌”。后来,在秧歌舞蹈中吸取了武术的套路,为区别原来的“逗秧歌”,遂名为“大架秧歌”,又简称“大秧歌”。虽然“大架秧歌”与“小架秧歌”同时流行,但“大架秧歌”却名声远播,为人喜爱,通常说的海阳秧歌主要指的是“大架秧歌。”
    海阳秧歌由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组成一个群体,一般有:
    “岳大夫”。原来的身份可能是走方郎中,所以又称“药大夫”。这是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兼领舞,他以马尾拂子的不同变化,指挥全队跑场与变场。
    “霸王鞭”,男性,二至八人,以舞鞭为主。
    “花鼓”,男性,二至八人,表演“打花鼓”,舞蹈动作吸收武术套路,表演十分英武。
    “彩扇”,女性,原是为“花鼓”伴舞的“大女曼”,后来分化出来单独表演。
    “渔夫”和“樵夫”,男性,对称的单人舞。
    另外, 还有“货郎” 和“翠花”,“相公”和“闺秀”,“锢炉”和“王大娘”,“丑婆”和“顽童”,“牧童”和“村姑”,“村姑”和“顽童”,“大头和尚”和“柳翠”,都是一男一女,组成双人舞,表演“小放牛”、“扑蝴蝶”、“大头和尚戏柳翠”等情节舞。
    秧歌队中还有“老姜背老婆”、“狮子”、“龙灯”、“旱船”、“跑驴”等节目。
    海阳秧歌的特点是跑扭结合,在奔跑中突出扭,在扭动中展现人生;在同一时空和节奏的约束下,大场流动不止,小场遍地开花;大中见小,小中显大,大小相融,红火热烈。海阳秧歌地域文化特点突出,艺术风格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近几年来,海阳秧歌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大型文化艺术表演活动,获得大奖。1994年9月,海阳秧歌队参加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节,一举夺得最高奖--金玫瑰奖;1994年12月,海阳大秧歌获第四届全国群星奖--银奖;1995年10月,在“’95年金华中国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展演”中,荣获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